| |||||||
主备人:薛云 参备人:张丽玲、苏华纬、费义慧 | |||||||
主备教师:薛云 | 执教教师:薛云 | 教学课时: 1 节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1.理解相似变换及位似相关的概念;2.掌握位似变换的性质; 3. 会利用位似进行图形的缩放。 | |||||
过程与方法 | 经历图形的位似变换的过程,体会图形之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内在的联系. | ||||||
情感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 ||||||
教学重点 | 掌握位似变换的性质,掌握利用位似进行图形的缩放; | ||||||
教学难点 | 利用位似进行图形的缩放;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 复习回顾 |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哪些变换? 2.下面请欣赏如下图形的变换 每个图中的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都是相似图形.分别观察这五个图,你发现每个图中的两个四边形各对应点的连线有什么特征? |
展示问题,展示图片 | 回忆及回答问题. | ||||
二、 学习新知 | 1.位似图形的概念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判断下列各对图形是不是位似图形.
思考:是否相似图形都是位似图形?
2.位似图形的性质 (1)与位似中心共线。 (2)过位似中心的对应边平行。 (3)图形上任意一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3.位似图形的画法 探究1.把四边形ABCD放大为原来的2倍(即新图与 原图的相似比为2). (展示三种不同的画法) 画位似变换的步骤 1.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随意选择; 2. 原图形的关键点,如四边形有四个关键点,即它的四个顶点; 3. 确定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的取值,可以判断是将一个图形放大还 4.连线(关键点与位似中心的连线) 5. 截新点 6. 成形(连接新截点即画成图形). | 引导学生归纳概念,性质,探究画法 | 通过欣赏图形的变换,归纳位似变换的概念,性质,探究画法 | ||||
三、随堂练习 | 1.下列4个图形中是位似图形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2题 第3题 3.如图,△ABC∽△DEF,则△ABC与△DEF是以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若=, 则△ABC与△DEF的相似比是_
OA=2AA′,S△ABC=8,则△ABC与△A′B′C′的相似 比是____,S△A′B′C′=____. |
巡视,指导 |
独立完成,个别回答,并能分析 | ||||
四小结提升 | 谈谈自己的收获: 位似变换的概念、性质、画法 |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 自我小结 | ||||
五.课后练习 |
《名校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