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润安大讲堂”第四期在中学部报告厅开讲,本期“润安大讲堂”由初中部主讲,分享主题为:“办温暖的教育,让每一个人都幸福”——聚焦“包班制”模式下育人工作的分享。此次活动由徐杨主任主持,校内各部门主管和全体教师现场参会,来自集团四川兄弟学校的同仁联线参会。
七年级包班团队的李玉、陈程和刘利杰三位老师,围绕“包班制”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分别从学生的成长、教师所得及家长的改变三个角度进行了分享。
李玉老师以七(1)班为例,生动展现包班制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她认为该模式深度整合学生情感、特长与学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包班教师精心培育下,每位学生都能绽放独特光彩。学业上,包班团队实施“培优辅弱”计划,为优等生挖掘潜能,为学习困难学生巩固基础。李老师通过班级实例,描绘了包班教师紧密合作、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氛围有序的美好画面。
陈程老师以七(2)班为例,分享包班制对教师成长的显著影响。她认为包班制在耐心提升、经验积累和师生关系和谐度方面带来了积极转变,特别是工作量合理分配,使三人团队协作更高效,为教师提供自我修复与充电时间,让他们能更充沛、细腻地关注学生成长。陈老师通过班级实例,展现了包班制度下教师与家长、学生关系紧密、氛围和谐的动人景象,彰显了包班制的优势。
刘利杰老师则聚焦于包班制度下家长观念的转变,她提到起初家长们对包班制心存顾虑与疑虑,但在包班团队的耐心沟通与不懈努力下,家长们逐渐认识到了包班制的诸多优势与显著成效。刘老师以温婉的语调,讲述了一段段包班教师与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共促成长的感人故事。
活动最后,钟世好主任分享了他在成都天府新区行知学校的考察心得。钟主任向我们传达了民办教育在当前背景下的困境与挑战,在AI技术的冲击和人口下行的双重压力下,作为教师需要进行的自我成长。钟主任鼓励全体老师要向外生长、拓宽视野,向内求索、提升自我,向下扎根、深耕细作,向前笃行、勇攀高峰。作为润安公学的教师,更要充分利用好PD平台,扎实做好包班工作,与润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教育模式的深入探讨,更是一次上佳的师德师风的培训。在包班制度下,教师们既独立担当又紧密合作,共同践行润安公学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奋斗。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教师们对包班制的理解和认同,更为润安公学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