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校内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初中部自10月上旬开始,由生活部组织,与学校餐厅及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紧密配合,让学生走进餐厅,亲身体验为同学们服务,给同学分打饭菜、算帐收费等售卖勤工活动。
开展勤工体验劳动教育,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劳动体验,帮助学生在自给自理的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首先,可以通过学习与劳动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便于掌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让学生利用劳动发展自己应有才能和爱好。
九(5)班应鑫坤同学在勤工体验后这样说道:“由于是第一次售卖,心里很紧张,所以打菜时分量把控不好,但是,后来在阿姨们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越来越熟练,渐渐感觉不到心慌,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从中也体会到了阿姨们每天为我们服务很不容易……”
二是,劳动教育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人格教育。我们应当教会学生,通过劳动体验懂得尊重劳动和劳动者,而不是鄙视劳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劳动者和任何一种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
九(4)班杨承阔同学在体验中这样说:“通过此次劳动体验,我全面、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要劳动,作为润安学子,今后我有义务去传承和弘扬劳动这一美德。”九(7)班的吴浩峰同学从勤工中深刻体会到:“劳动并不简单,也更不容易,我们当换位思考,体谅他人。阿姨们背负着岁月的痕迹为我们服务,我们应该尊重她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等等,孩子们的感悟之深、之切、之广,溢于言表。
三是,通过勤工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逐步知道,生活的真正意义来源于劳动,没有劳动就谈不上真正的生活和幸福。我们的教育使命之一,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领悟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和文化财富是与他参加的劳动有直接联系的。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期盼不劳而获、少劳多得都是恶劣病态的价值观念,让学生从劳动体验中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去面对今后的学习任务和生活经历。
总之,为能使今后形成行之有效的综合性教育形式,加快润安迈向现代化新型学校的进程。我们初中部将上下齐力,努力拓展教育新途径,因势利导地开展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和志愿服务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让劳动教育逐步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文/周业彬 图/吴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