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研、教改力度,打造教师核心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学部“教学大比武、大练兵”活动近期正在有序开展。
通过第一阶段大练兵活动,高中语文组内推选高一年级程淑英、魏健,高二年级余夕平、胡梦梦,高三年级王守章、刘媛六位老师参加第二阶段大比武。5月10日下午,高中语文学科大比武活动在中报告厅举行,六位老师通过说课或无生上课的形式对经典篇目《故都的秋》和《庖丁解牛》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王守章老师从“三文”出发解读《庖丁解牛》,让我们看到一个“艺术家、优庖、得道者”的庖丁形象,从文化传承角度来启发学生思考庖丁解牛的“杀生”与“养生”的矛盾,从而个性化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并结合现实,引导学生讨论:“养生”思想流行的当下,“顺应”是否等于“躺平”。王老师本节课设计流畅,采用启发式,合作探究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对课文理解有广度有深度,并具有现实意义。
胡梦梦老师说课《故都的秋》,将新课标的要求融入到每个教学流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涵咏文章,欣赏文章中作者所创设的五幅秋景,以景思人,以人称景,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达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目的。胡老师的说课课件设计精美,环节紧凑,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程淑英老师说课的课题是《庖丁解牛》,程老师首先启发学生思考庖丁解牛的三重境界,从不懂规律到目无全牛最后到运用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庄子所谓的“道”,并通过庖丁的成长过程,引申出规律的洞悉、掌握和娴熟的运用,全在于长期的专注实践这一认识,最后对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讨论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程老师语言流畅简洁、课件设计生动,效果显著。
余夕平老师的说课设计新颖生动,让大家耳目一新,余老师讲对《故都的秋》采取“1+x”的群文阅读方法,通过前置学习,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文本朗读、群文联读、对比阅读,以结构化的阅读状态而抵达阅读的广度、厚度、高度与深度。
刘媛老师以无生上课的形式带大家一起欣赏了《故都的秋》“小院秋晨图”,重点分析了“一椽破屋”“皇城人海”,表现作者身在闹市,心在“名利场”之外的超凡脱俗的隐逸心态,并引导学生通过冷色调的青天、牵牛花与秋草的描写,理解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刘老师以她柔和的声音,精美的课件,细腻生动的点拨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一次故都之秋的人文之旅。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东迁,王室衰微,诸侯坐大……”魏健老师的开场生动、深刻,将大家带入《庖丁解牛》的历史背景中,为后文对庄子思想解读埋下伏笔,在课文分析中,魏老师注重对文言字词的处理,夯实文言基础,进而解读课文。魏老师声音洪厚,课件内容丰实,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文言字词及庄子思想的内涵。
活动结束后,刘正菁督导对六位老师的表现非常赞许,他同时勉励老师们继续努力,专注教材,钻研教法,研究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王书峰老师认为六位老师精心策划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方法上努力创新,表现出青年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与可贵的创新精神。
高中语文学科大比武展示阶段,经评委现场评分。据分取奖。评出:
一等奖:王守章、余夕平
二等奖:刘媛、胡梦梦
三等奖:程淑英、魏健
希望所有老师借大比武之风,继续努力提升个人业务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学部工作的稳步推进,为公学的美誉度提升共同助力!
(高中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