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润安公学小学部举行了“师徒结对”交流分享会,会议由陈鑫老师主持,副校长何秀湘、教学中心副主任燕妍及所有师徒出席会议。
陈鑫老师首先就“师徒结对”的目的和意义作简要说明,随后,所有徒弟依次进行分享。可以看出,每位新教师都在师傅的帮助、带领下收获满满。现将各位新教师的结对总结节选片断与大家分享:
转眼半个学期过去,在师傅周维老师的鼓励、指导和帮忙下,我和一年级的小朋友共同成长。
师傅对我的帮助首先体现在帮我重新认识学生、理解教材上,帮助我学习到如何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以及如何用丰富的评价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傅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指导,更是在具体的课中与我反复研讨,每一个环节,甚至毎一句评价语言等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信息课堂教学要求。
——张晓琴
学期过半,在燕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我也得到不少成长。
首先是课堂常规,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课堂上应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动态,当部分学生没遵守常规要求,可以暂停教学,以口令的形式提醒学生及时改正。
另外,针对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燕老师指导我,提问一定要辐射全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以此保持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 徐蕾
感谢刘侠老师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给我提供了许多指导与帮助。师傅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都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半学期向刘老师的学习我不仅仅学到了如何驾驭低年级的课堂,更学习到了刘老师身上崇高的师德和她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态度。
——王海燕
不知不觉来到润安公学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得到了很大的感悟,让我对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从如何把握课堂,到如何与学生、与家长沟通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些都离不开师傅对我的指导。她让我明白如何更加有效的去提高高年级的教学效率,做到高效率的课堂,同时有效的规避掉一些问题;如何做到让低年级课堂生动有趣。通过听课我可以更加准确的去改正一些不合理的课堂设计并且很有针对性的去提高。
—— 孙晓静
感谢陈老师的帮助,给我的教学提供了非常多宝贵的意见。首先,我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评价性的语言,不利于刺激学生更积极投入的学习。对此,课后我主动学习了在学习过程中评价性语言的重要性。第二,习题课放手不够,逐题解析,无重点,费时。此外订正完毕再批改,无针对性,不能准确了解学情。后期教学中,我重点解答学生的错误,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对此,我采取了许多方法调整,如画星星、奖零食,但我发现这些都是外部动力,下半学期,我想通过内部刺激来激励他们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 陈蓉
从师傅张影老师身上,我学到了课堂既要严格要求,又需幽默风趣,丰富的教学经验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张老师指导我:第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应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第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第三,要以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科学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 陈亦青
感谢孙老师半年以来对我的帮助,使我学习到:
一、坚持学习,认真备课。最少提前三课时备课,多听多学。
二、正确对待公开课与常规课,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用规范的课堂用语。
三、评价语言多样化,用丰富多样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
四、高效的课堂管理,可利用多种口令、商量规则、游戏等。
—— 陈星
在润安公学这个大家庭里,我很荣幸能成为越道春老师的徒弟,他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管理学生方面都毫不保留地给了我许多指导和帮助,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使我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 王金飞
何校长对此次交流会做总结发言。她说:我们看到许多大国工匠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习成长起来的,所以我希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可以将“师徒结对”的工作进行下去,师傅不吝赐教,徒弟不耻上问。
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在本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中收获颇丰。而青年教师的成长对推动学部教科研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期待“青蓝工程”能成为新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成为骨干教师展现教学风格的舞台,借由双方奋进的东风使润安公学的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文图: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