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合肥市高中六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生物学科教学展示交流在合肥润安公学举行,六校联盟的三位老师就《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节,展示了三堂精彩纷呈的课。
执教的三位老师分别是来自润安公学的程义焕老师、合肥35中张涓老师、合肥11中李辉老师。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透过同课异构的比较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进一步促进六校联盟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以“探讨教学模式,展示教学风格,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遵照“确定课题——同课异构——互动评课——总结反思”四个流程。
在本次活动中,各位执教老师在理解教材、深入挖掘、精心设计基础之上精彩地展现、自然地生成三节课。三位老师的课堂各美其美,同课异构美美与共。
三位老师的课各有精彩。程义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到模型和播放了相关小视频。师生互动适其度,交流反馈适其时,教学内容难易安排适其学情,由浅入深,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张涓老师通过前后知识间的串联,以前面学习的知识为案例引导新知识,教学内容信息量大,教学结构安排科学,从容自然,有张有弛。教学过程体现两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积极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调动了学生;李辉老师语言风趣,板书合理,不断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知识,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课后安徽省生物学会常务理、合肥市教科院黄威老师和肥东一中生物学科主任许高云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予以点评与指导。两位专家对三位老师的课从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师生互动、组织形式、语言的逻辑性与严谨性等方面予以肯定,尤其指出了新课标下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六校联盟同课异构活动是校际的交流互鉴,相互启迪,共同发展。本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受益匪浅,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间教研水平的提升,利于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程小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