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至26日,“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科学STEM课堂教学观摩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500位教师齐聚一堂,一起聆听了来自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走在课改前沿的名师授课,STEM教育模式下的科学教学新方法、新路径不断呈现。我校小学部的吴良龙、张胡杰、张影三位老师由何秀湘副校长亲自带队,前去学习。
各位名师精彩的STEM课程课堂教学演示和专题讲座,让与会老师真正的了解了“基于STEM理念下学生主动学习”的学教方式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怎样才能真正达到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人深思。
24日8:00,原上海市科学教研员、上海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研究研究李子平特级教师做《走向探究的科学课》首场报告。77岁的李老师从30年前的一节语文课《翠鸟》开始说起,向我们讲述了我国第一次跨学科整合的课例。随后,李老师从探究课堂的项目的理念、探究的技能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多次强调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来自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章澄瑶老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丢失饭卡的真实场景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一些材料及寻回器装置制作出可寻回的卡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能力。课堂的最后,通过“寻找卡包”小游戏,检测产品性能。本节课融合编程、设计、制作等内容为一体,重视反馈和评价,让思维的碰撞在课堂中自然地发生。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的沈亚萍特级教师从火箭升空的情景出发,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设计制作小火箭的兴趣与热情,从引出到构图、选材、设计制作再到改进,一气呵成,也在学生的心里默默地种下一颗航天事业的种子。
24日下午,浙江省杭州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的李霞特级教师带领学生将目光聚焦在东非大草原,以角马为主角的迁徙的活动中。两幅柱状图,从中不断地比较、分析、相互质疑和推理,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的达成。
之后,李老师结合这节课,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模式与策略》。她指出,STEM课程不仅局限在每节课各个学科的融合,还应当是强调思维型科学探究的教学研究,由现象聚焦本质,思维作为素养的核心,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命题。而认知,应当是发展中的认知,进阶中的认知。
风,熟悉又陌生。山东省临沂市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南京路校区的颜世萍特级教师从一首《风》导入,并带领孩子们逐步寻找风形成的原因,同时进一步尝试“制作”风。颜老师的课,从生活积累出发,一步步地铺垫,都是为了透过现象找寻本质,帮助孩子们建构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
在基于本课的报告中,颜老师指出我们需要挖掘教学中的STEM因素,解决问题应当从设计实验开始;调整教师备课角度,探究从设计器材开始;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探究要从生活观察开始;有效的教学评价,要从解决问题的效果着手。
25日上午,活动在浙江省教研室小幼特部主任、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特级教师的《STEM课堂的特点与实践》报告中拉开序幕。喻老师就STEM教育的发展简史、STEM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实施建议三方面与老师们做了分享。
符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记,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也不例外。江苏省海门市新教育小学的仇丽君特级教师抓住这一点,常见的符号着手,引导学生设计天气符号,并通过评选,将自己设计的符号迁移到国际通用标准。
来自上海市徐汇区光启小学曹庆明特级教师从两个小游戏导入,迅速轻松活跃课堂气氛。如何利用现有的材料让气球的位置尽可能高?曹老师的课堂在轻松的课堂中鼓励孩子们跳出现有框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5日下午,原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著名小学科学教育专家章鼎儿特级教师从“杭州庆春路天桥被撞坍塌事故”导入,强调了当代教育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思考。再从一节节生动的课例解读中引发老师们对STEM课堂的思考,讲座干货满满,意犹未尽。
海宁市硖石小学姚伟国特级教师从学生的日常经历出发,从一根橡胶管导入,逐渐深入,不断优化鱼缸换水器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启发孩子们发现生活,科学就是从生活中来,不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曾宝俊特级教师带着孩子们,走进古画名画,带领孩子们认识、欣赏古画中不同类型的桥,剖析桥并搭建古桥,一步步向孩子们的空间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起了挑战,又通过自然的引导,巧妙地引导孩子们解决问题。随后,曾老师从STEM教育的现状,STEM教育学科融合的实践等方面与在座的老师们分享了《中国STEM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突破》。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徐杰特级教师从“狡兔三窟”导入,引导孩子们了解和关注身边的暗盒,并通过任务的形式,带领孩子们带领开启探索暗盒秘密之旅。随后,徐老师基于本课的设计和大家分享STEM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活化·物化·优化》。
STEM教育如何走向融合,江苏省台东市实验小学雷富平特级教师认为我们在推进STEM教育时应当联结儿童的知识经验、现实生活和未来世界。STEM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是基于情境中的学习,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工程设计为主导,在不断改进中完善,并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在开放动态中创新。讲座过后,雷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平衡的秘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为期两天半的“千课万人”活动已经结束,8个讲座,10节示范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触良多!STEM教育、走进科学探究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引领老师们在科学教学中绽放光彩。(文图:弓月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