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共同呵护,健康成长——合肥润安公学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时间:2019-10-25

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位家长和教师最大的心愿。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在突发事件中能运用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合肥润安公学幼儿园特邀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王召华医生为我园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一次紧急救护知识培训。

本次讲座王医生特别对心肺复苏和创伤急救通过视频播放、现场示范等进行了深入的介绍。

现场心肺复苏术

一、应当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将其转移到安全的环境中,采取平卧位,判断患者意识状态,拍其肩部大声呼喊,如果没有反应,再进一步触及颈动脉搏动。

二、胸外按压,以掌根接触胸骨下段按压,手臂垂直胸壁用力,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频率100/分~120/分,共按压三十次。

三、开放气道,以压额抬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清理气道异物,为人工呼吸准备。

四、口对口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在保持开放气道动作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口包住患者的口吹气一秒,吹气前普通吸气即可。吹气后放开捏鼻的手,让气体自然呼出。一共吹气两次。

按压的比例,即呼吸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一般做5个循环,再次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有无恢复,复苏是否有效。

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3岁以内小孩 应该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二、也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三、如果是成人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四、自救是应该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高热惊厥

由于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这个时候如果有外界的刺激(高热刺激),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幼儿来说,就会引起引起神经系统的激烈反应,很容易患呼吸道感染或者是其他的疾病感染时发生了高热症状,从而引发小孩子的惊厥症状。

惊厥现象的确认:意识丧失,两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口吐白沫,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痉挛性抽动。

处理方法:患儿应侧卧位,解松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氧气吸入,并应快速降温,尽快送医院。

创伤急救

王医生通过现场演示,为我们讲解了急救创伤包扎的5种操作方法和如何处理伤口的处理办法,并就如何掌握基本心肺复苏技术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讲解。此外,王医生还介绍了其他自救、互救知识,特别是骨折的固定与搬运方面,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满满。

王医生的讲解浅显易懂、生动实用,不但增强了教职工们对急救知识的了解,而且提高了大家处理突发事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够更好的运用这些急救知识对幼儿进行救助,也可以进行自救和互救。相信通过此次培训,大家今后在面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时,一定能够做到把握时机,最大程度的保障每名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园 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