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备 人: 余 波 参备人:罗阳 汪长友 适用年级:八年级 备课时间:2024年9月18日 | |||||
课时教案名称(课题)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
教学日期 | 9月20日 | 教学班级 | 八(二)(五) | 课型 | R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试题讲评课 |
针对班级学情分析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达到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尝试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重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并归纳总结出结论。 难点 利用回声测距离。 皮卷尺、秒表、课件、多媒体等。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美妙的音乐声,路上嘈杂的汽车声,孩子们的喧闹声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声音,人类将怎样生存。 问: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本章将要研究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阅读课本,完成本节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 声音的产生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活动: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轻喊一声“啊”,有什么感觉?(声带在振动) (2)演示实验: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现象(音叉溅起水花)。 问: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人说话、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蟋蟀叫声靠的是左右翅摩擦发出的振动。 问:吉他发声靠的是什么?(琴弦的振动)鼓发声靠的是什么?(鼓面振动)笛子发声靠的是什么?(空气振动)所以乐队里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发声是不同的。 学生举例,并说出是什么在振动发声。 [归纳小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不同的发声体发声部位不同,但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我们能听到很多种声音,那么声音产生后是怎样传入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呢? 探究点二 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里是怎样传播的?声音在其他物质中能传播吗? 学生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另一位同学在另一边轻敲桌子,然后两人互换。 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固体也能传声。) 问:液体能不能传声呢? 举例:你潜入水中,可以听到岸上传来的声音;你家鱼缸里的鱼,当你猛拍掌时,鱼会怎样?(学生回答:这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再观看一个现象,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归纳小结] 声音靠物质传播。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看图3-11人耳的结构。观察并注意说明。 [归纳小结] 原来,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我们把这种波动叫做声波。声波从声源向四周传播开来,传入人耳后就激起耳内鼓膜的振动,人们便听到了声音。 探究点三 声音传播的快慢 有一种现象,打雷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常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这是因为声音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要小得多的缘故。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空气传声与固体传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在古代,战士休息时,常枕着箭筒睡觉,这有什么好处呢?(原来他随时可以听到敌军有无动静。)为什么呢?(大地、箭筒是固体,固体传声快的缘故。) [归纳小结] 原来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空气(15 ℃)中声速是340 m/s;25 ℃的水中,大约是1500 m/s;钢铁中,大约是5200 m/s;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传播得慢。 介绍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如果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等。 四、总结梳理 达成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空气(15 ℃)中声速是340 m/s;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传播得慢。
| ||||
重点学科学生思考(精确到某个学生) | 陈僮帝同学学习物理学科有热情,理科思维较好,但是对于基础的知识容易混淆,条理不清晰,容易犯基础性错误,在教学中,我们应强化他的基础知识条理化,打牢基础知识。 | ||||
月进度测试题 | 1.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精确,应该( )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停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 B.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停表因为眼睛很灵敏 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停表,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速度要快得多 | ||||
2、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多少米?(V=340 m/s) | |||||
3、用手按住敲击的鼓面,鼓面会停止发声,这是因为( ) A 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小了B 声音传到人体中去了 C 声音的传播的速度变大了 D 鼓面停止振动了 | |||||
作业布置 | |||||
作业设计 1、 完成课后习题; 2、 全品作业本本节练习 3、 实践题:周末在家做土电话,并说明土电话的工作原理; | |||||
板书设计 | |||||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传播的快慢:空气(15 ℃)中声速是340 m/s;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传播得慢 | |||||
教学反思 | |||||
学生利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坛坛罐罐做实验,让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感受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