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备 人: 余 波 参备人:罗阳 汪长友 适用年级:八年级 备课时间:2024年11月15日 | |||||
课时教案名称(课题) | 5.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 ||||
教学日期 | 11月20日 | 教学班级 | 八(二)(五) | 课型 | R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试题讲评课 |
针对班级学情分析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 2.了解识别不同物质的一些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及单位的由来。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定指引学生找到比较铜块和铁块不同以及盐水和水在某一方面的特性的不同之处——密度。从中体会研究归纳物质的特性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去认识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进而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探究的兴趣。 重点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质质量、体积与密度间的关系。 难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盐水、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 一、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1.展示两个体积相同,都被涂染成白色的正方体的铜块、铝块,让几个学生来鉴别哪个是铜块,哪个是铝块? 2.你们是根据什么怎样鉴别的? 师:如果铜块和铝块的质量和体积都不同,又如何鉴别? 二、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阅读课本,完成本节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1.联系生活,情景铺垫: 两个体积相等,被染成白色的正方体实心铁块和木块。猜想它们的质量相等吗? 演示:把实物分别放在天平两盘上,天平不平衡。得出结论:质量不同。 2.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提出问题:①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体积相同吗? ②体积相同时,质量相同吗? ③出现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由同学们的分析可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仅取决于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体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有,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一起来寻找答案。 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学生猜想与假设: ①可能与材料有关; ②可能与物体硬度有关; ③可能与质量有关; ④可能与体积有关; ⑤可能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3.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引导:怎么做实验?选哪些物质作探究对象?测哪些量?怎么设计记录表格? 启发:可以着重讨论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每个小组实验结果既要同种物质间进行比较又要不同种物质间进行比较至少做几次实验?②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实验过程注意哪些问题?③实验数据出现误差怎么办?怎样合理的处理实验数据? 4.分组实验,探究规律: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①水、酒精、煤油、盐水;铜、铁、铝、泡沫、塑料、木块、钢球,玻璃球等物质作为探究对象;②选取天平、量筒、刻度尺、烧杯等作为探究工具;③提供探究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如课本第94页所示;④对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指导和帮助;⑤对学生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给予指导。计算数据,分析、讨论数据间的关系,得出初步结论。 5.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在对多个小组实验分析基础上,由学生总结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物质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通过对不同小组提供的实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共同的特点,归纳得出结论。 6.揭示规律,给出概念: [教师点拨] 今天的结论是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得到的,其实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物理规律,今天的实验还远远不够。任何一个物理规律都是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的。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是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①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质量与该物质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②密度的计算公式:ρ= ③密度的单位及换算:kg/m3、g/cm3,1 g/cm3=1000 kg/m3 | ||||
重点学科学生思考(精确到某个学生) | 邬锦康同学学习物理学科有思想,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在平时上课我加强督促他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使他物理思维更加缜密。 | ||||
月进度测试题 | 1、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剩余蜡烛的( ) A.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小 B.质量和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D.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 ||||
2、对于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 对于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 对于同种物质,m与V成反比
| |||||
3、查表得知铝的密度2.7×103kg/m3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作业布置 | |||||
作业设计 1、 完成课后习题; 2、 全品作业本本节 | |||||
板书设计 | |||||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一、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二、密度: 1.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质量与该物质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ρ= 3.密度的单位及换算:kg/m3、g/cm3 1 g/cm3=1000 kg/m3
| |||||
教学反思 | |||||
学生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和密度是物质特性的理解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好,特别是特性的理解时容易张冠李戴。还有就是这一节涉及到质量和体积图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于公式的理解与运用是学生的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