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时间:2024-12-31

主 备 人: 余                   参备人:罗阳  汪长友

适用年级:八年级                  备课时间:20241121

课时教案名称(课题)

5.4  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日期

1126

教学班级

八(二)(五)

课型

R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试题讲评课

针对班级学情分析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对量筒的实际操作,掌握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领悟物理中的转化思想。

3.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量筒的使用方法,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难点】

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回顾上一节讲解的密度的概念和相关的知识,随后展示教师在外随机拾到的小块,提出问题:怎样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根据学生回答,发现小石块形状不规则,无法计算它的体积,教师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板书)

算它的体积,教师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板书)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利用密度知识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生活中我遇到的几个问题:

  1、奥运金牌是金做的吗?

  2、首饰店的广告纯金纯银制造,可信吗?

  3、实验室里的钩码是什么材料制的呢?

  4、实际上,我们可以测出制作物体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判断。

 新课教学

  1、测量的原理

  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   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物质的密度可以测量,只要测量了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公式=m/V,可以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1)怎样选择量筒?

  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 ml为单位,1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

  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如量取70ml液体,应选用 100ml量筒。

  (2)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3)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刻度面对着人才好。

4)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

5)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学生分组观察实验桌上的量筒(50ml 100ml 250ml 500ml

3、探究: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4)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分组讨论塑料块、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顺 序,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写(画)在练习本上。最后结论进行讨论。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 盐水密度的实 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归纳总结

 1、测量形状规则固体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2)用刻度尺利用数学方法测出固体的.体积V

 (3)利用公式,可以算出物质的密度。

 2、测量的液体密度

 (1)常规步骤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用公式;得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由于烧杯会粘有一部分盐水,测量结果中测得的质量与体积没有统一而导致测量结果有误差。

 (2)优化后的步骤

  在烧杯上盛入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用天平称出烧杯中剩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用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密度

 (1)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方法步骤是:

 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用细线拴住物体,把物体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测出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

 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V2V1

  (2)测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采用压入法助沉法

  采用压入法的步骤是:

  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用细铁丝或大头针将物体按压没入水中,测出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

  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V2V1

  采用助沉法的步骤是:

  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助沉物(如铁块)和被测物,助沉物在下,被测物在上,相隔一定距离,只将助沉物全部沉入水中,测出水和助沉物的总体积V1

  将被测物和助沉物一起全部浸没入水中,测出水、助沉物和被测物的总体积V2

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V2V1

 

重点学科学生思考(精确到某个学生)

邬锦康同学学习物理学科有思想,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在平时上课我加强督促他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使他物理思维更加缜密。

月进度测试题

1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有如下操作:

  A、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B、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

  C、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D、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E、用公式ρ=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那么正确操作步骤的序号应是________

2实验: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玉石的密度。

1)在用天平测量玉石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向左偏,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侧调节。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玉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所加的砝码为30 g和游码在2 g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则玉石的质量______g

2)将玉石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50ml位置,则玉石的体积为_____cm3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玉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3小阳同学利用已调节好的天平、量筒、水、细线、铁块儿、木块(ρρ)测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用细线将木块和铁块儿连成一串,先将铁块儿进入量筒中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为v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

作业设计

1、 完成课后习题;

2、 全品作业本本节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1、测量原理: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刻度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用公式计算密度。

2、量筒的使用:

3、测量固体液体物质的密度

  (1)原理

  (2)量程和分度值

  (3)使用方法:放平、看平

4、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5、减小实验误差,优化实验方案

 

教学反思

学生对物质的密度的测量实验尤其是对于天平和量筒的规范使用是难点,尤其是学生对于液体的体积测量的测不准问题如何去处理,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还有对一些特殊测量方法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难得,需要学生经过实际操作才能理解其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