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减

时间:2024-12-31

1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加减

3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适用年级:七年级   主备人:张英  参备人:叶群英 ,吴梦芹  备课时间:92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讲练结合、错解辨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应注意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说明: source:si_idm902378800;FounderCES教学重点说明: source:si_idm902365360;FounderCES

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说明: source:si_idm902348208;FounderCES教学难点说明: source:si_idm902342320;FounderCES

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一架飞机正在进行特技表演,雷达记录其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表: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 km

+4.5 km

下降3.2 km

-3.2 km

上升1.1 km

+1.1 km

下降1.4 km

-1.4 km

  此时该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

  小组探究此时飞机与起飞点的高度,得出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14.5+-3.2+1.1+-1.4=1.3+1.1+-1.4=2.4+-1.4=1km);

24.5-3.2+1.1-1.4=1.3+1.1-1.4=2.4-1.4=1km.

  比较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 加、减混合运算

典例1 将下列式子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并用两种读法将它读出来.

-13--7+-21-+9++32.

[解析] (-13--7+-21-+9++32=-13+7-21-9+32.

读法一:负13、正7、负21、负9、正32的和.

读法二:负13721932.


探究点2 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典例3 下表是某水位站记录的潮汛期某河流本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上周末的水位恰好达到警戒水位.单位:m

星期

水位

变化

0.20

0.81

-0.35

0.13

0.28

-0.36

-0.01

1)本周哪一天河流水位最高,哪一天河流水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了?

[解析] (1)星期五河流水位最高,高于警戒水位1.07 m;星期一河流水位最低,高于警戒水位0.2 m.

20.20+0.81-0.35+0.13+0.28-0.36-0.01=0.7m.

故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了0.7 m.


三、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运算

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2.运用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

、【月进度测试题】

1 计算:

1)(+7-+8+-3--6+2

2.

[解析] (1)(+7-+8+-3--6+2=+7+-8+-3++6+2=7-8-3+6+2=7+6+2+-8-3=15-11=4.

(2).

五.重点学生分析

本节课中徐艺轩学习表现突出,积极发言思考问题,解答效果明显,作业完成工整。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并能熟练地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