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选必1第三章第三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中学部高二年级地理学科第11周
高二备课组 主备人:章玉 参备人:孙彩彩 付慧琴 胡琪
课型:新授课 备课时间:11月1日 使用时间:11月8日左右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高中学生,他们在地理知识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地球自转、公转和气压带、风带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影响的深层次理解尚需加强。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本节课将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教材分析】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安排了“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与自然景观”四个标题。
气候是地理环境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它对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的气候和景观的内容,本节在此基础上深度探讨气候的地理成因(这里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对气候产生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为阐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本节依照一般逻辑和学科逻辑相结合的思想对总体目标进行“解构”,保证各部分具体内容与总体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首先分别从气压带、风带两个方面分阐述其对气候的影响;然后,立足于地理学科实际情况,阐述了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对气候的影响;最后,又从自然景观对气候的地理响应这一角度,进一步延展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作用。
【大单元结构】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具体地域的气候资料,说明主要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
综合思维:结合图表资料及相关视频资料,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结合材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动手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气候形成的综合因素
难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讨论法、互动提问法、图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东非高原上的动物迁徙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赛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赛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学完这节课内容,我们就可以科学地解释这个大自然奇观了。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54-56,小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6-8分钟)
探究一 读课本P54案例: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1、结合材料,回答亚马孙平原地区受什么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该气压带中心气流状况(上升、下沉)?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2、分析亚马孙平原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3、除了热带雨林气候,还有单一气压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吗?主要受什么气压带控制?该气压带中心气流状况(上升、下沉)?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探究二 读课本P55案例: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1、结合材料,回答欧洲西部主要的纬度范围?该纬度范围受什么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2、结合课本材料,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范围最广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探究三 读课本P56案例: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
1、结合材料,回答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哪个气压带或者风带的控制?该气压带或者风带的性质?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
2、结合材料,回答地中海地区冬季受哪个气压带或者风带的控制?该气压带或者风带的性质?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总结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及气候特征。
3、除了地中海气候,还有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吗?主要受什么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板书】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而言,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高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其中,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探究一 读课本P54案例: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1、结合材料,回答亚马孙平原地区受什么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该气压带中心气流状况(上升、下沉)?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2、分析亚马孙平原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3、除了热带雨林气候,还有单一气压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吗?主要受什么气压带控制?该气压带中心气流状况(上升、下沉)?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板书】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来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探究二 读课本P55案例: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1、结合材料,回答欧洲西部主要的纬度范围?该纬度范围受什么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2、结合课本材料,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范围最广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板书】三、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些地区一年中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往往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
探究三 读课本P56案例: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
1、结合材料,回答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哪个气压带或者风带的控制?该气压带或者风带的性质?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2、结合材料,回答地中海地区冬季受哪个气压带或者风带的控制?该气压带或者风带的性质?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总结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及气候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3、除了地中海气候,还有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吗?主要受什么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希望大家好好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利用各种数据来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以及气候与自然景观的知识。
【随堂练习】
下图为地球局部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就北半球来说,图中反映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控制地区多高温多雨的天气
B.乙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
C.丙控制地区气候湿润
D.受乙、丙交替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作业布置】
【活动探究】合作完成教材56页的活动: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
1、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2)以北半球为例,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岸为例, 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 赤道低压带:热带雨林气候
2. 副热带高压带:热带沙漠气候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2.信风带:热带沙漠气候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
2.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