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名称 (课题) | 人教PEP 五年级上册Unit6 In a nature a park A let’s talk and learn(小学部五年级英语学科12月第四周教案) | ||||
教学日期 |
2024.12.23
|
教学班级 |
五(2)班
|
备课时间 |
2024.12.17 |
上传人 | 伍幸娟 | 备课组员 | 陈星 伍幸娟 | 使用时间 | 2024.12.23 |
(PEP版)五年级上学期Unit6 In a nature park 单元整体分析
一、单元整体概览
类别 | 内容 |
单元标题 | Unit6 In a nature park |
主题 | ☑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R人与自然 |
单元主题 | Nature park |
主题群 | A trip to the nature park |
单元子主题 | Go to the nature park/love the nature park/draw a beautiful of the park |
主题意义 | 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
二、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其中,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语言知识为语篇的构成和意义的表达提供语言要素;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内容资源。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后,搭建起的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次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主题设定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对单独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逐步构建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自然公园,以单元话题“Human and nature”为导向,带领学生欣赏自然界的优美的景观,感受自然公园里面的人文景观,体会人与自然共存的理念,接着描绘这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最后分享在自然界中发生的趣事,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并能了解一些环保常识。整个语篇在单元大任务“ Human and nature ”的引领下,划分为三个子话题,成为五个新语篇,其中包括两节对话单词融合课,一节阅读课,一节语音课和一节故事课。
语篇一是A部分的对话和词汇整合课。教材通过Miss White 带领学生去自然公园游玩的情景展开,他们来到自然公园,感受大自然中美好的风景,了解到自然公园中有森林、高山、小山丘、河流和湖泊,还有人在湖里划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
语篇二是B部分的对话和词汇整合课。教材通过Miss White和学生来到了自然公园的一个村落,感受自然公园里面的人文景观,了解村落里面有房子、建筑物、桥、餐馆、树木以及各种小动物,感受村落的宁静和美好,体会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语篇三是一篇读写课。教材语篇与上一单元Mr Jones写给Robin的邮件紧密相连,Robin帮Mr Jones收拾完房子之后被窗外的优美景色所吸引,房子附近就是一个自然公园,公园里有高高的山,山的前面是一片小村庄,村庄附近有一条河流穿过,还有许多鸭子在湖里自由自在的游泳,如此宁静和谐的画面,Robin决定把它画下来。学生阅读语篇,完成 Robin的画,并用所学的语言描述这美丽的画面,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
语篇四是一篇语音课。基于单元子任务“Parties in the nature park”,结合教材内容,创编新语篇,描述 Miss White和孩子们在自然公园的快乐时光,他们在派对上一起唱歌,一起做游戏,一起阅读等。学生通过语篇阅读,感知 ou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并通过一些列的听力训练活动,拼读拼写活动强化这一发音规则。
语篇五是一篇故事课。延续上一课时,继续围绕单元子任务“Parties in the nature park”而展开,孩子们在派对上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内容是Zoom和Zip来到自然公园游玩拍照的故事,它们在自然公园里看到了漂亮的桥梁,美丽的高山和树木,还发现公园里面有一座房子,里面堆满了谷物,房子外面的书上还有一只考拉,Zoom还给考拉拍了一张照片,但是当他们来找照相馆洗照片的时候发现相机卡坏掉了。学生通过阅读趣味故事,再次感受大自然美好的风光,学会欣赏和爱护大自然,同时也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故事后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做事要细心,积极对待生活中的种种意外。
类别 | 教学目标 |
语言能力 | 句型 能够完成听录音选图和听录音判断正误的活动 能够理解对话大意,按照正确的意群及语音、语调 朗读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 |
• 能够听、说、读、写句型:Is there a river in the forest, Miss White?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 / Are there any tall buildings in the nature park? -Yes, there are. / No, there aren't. • 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 Is there a...?-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 / Are there any ...? -Yes, there are. / No, there aren’t 询问某处是否有某物并回答。 • 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正确理解短文,能够按照正确 的意群及语音、语调朗读文本,完成补画的活动 • 能够根据文中描述的自然公园提出三个问题并写出 答案,并做到书写规范 词汇
• 能够听、说、读、写单 is]: forest, lake, mountain, hill, river, house, tree, bridge, village • 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上述词汇介绍自然公园的情况 语音 • 能够掌握字母组合 ou 在单词中的常见发音/au/
• 能够读出符合 ou 发音规则的单词,并能够根据发音拼写出符合 OU 发音规则的单词 | |
文化意识 | • 能够大方的与他人交流,能够描述和询问自然景物 的特征和方位。 • 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知英文发音体系,寻找与中 文 的相似之处,进行学习迁移。 |
思维品质 | • 能够养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习惯。
• 能够了解一些环保常识。 |
学习能力• 能够举一反三,敢于尝试并总结归纳,强化主动探 究的自主学习的观念。• 能够乐于学习和模仿语音语调,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练习 |
,
。
五、学情分析 |
知识储备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且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储备方面,已经在三年级下册Unit 4和上单元学习了关于方位介词的表达,也在上单元学习了There be结构,已经能够比较熟悉得运用它来描述某地有某物。认知水平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有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生活经验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出行,他们已经有过研学旅行的经验。 |
六、教学重点 | |
语言能力: 1.能够听说读写本单元的10个重点单词:forest, river, lake, mountain, hi1l, tree, bridge, building,vi1lage, house; 2.能够理解对话大意,按照正确的意群及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 3.能够在情境中使用一般疑问句“Is there...?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 Are there any...? Yes, there are./No, there aren’t.”询问某处是否有某物并作出回答; 4.能够掌握字母组合ou的发音规则,并能够根据发音规则拼写单词。 学习能力: 1.能够正确使用本单元的词汇句型介绍自然公园的情况; 2.能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请教或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学习问题; 思维品质: 1.能够认真观察图片,判断图片中是否有某物,提高观察能力; 2.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研读文字判断其中隐藏的信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文化意识: 1.能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了解一些环保常识; 2.能够走近大自然,多去户外环境中运动,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 |
七、教学难点 | |
1.能够在情境中使用一般疑问句“Is there...?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 Are there any...? Yes, there are./No, there aren’t.”询问某处是否有某物并作出回答; 2.能够正确使用本单元的词汇句型介绍自然公园的情况; 3.能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请教或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学习问题; 4.能够认真观察图片,判断图片中是否有某物,提高观察能力; 5.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研读文字判断其中隐藏的信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
八、教学方法 | |
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教学法 | |
九、教学资源 | |
教学课件、教学卡片、微视频、八桂教学通、希沃白板 | |
十、单元话题与主题意义 | |
单元话题 | Human and nature |
主题意义 | 用所学语言介绍自然公园的环境及设施建设,形成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
十一、单元教学结构图 | |
十二、单元统整说明 | |
围绕单元主题,深挖各课时的话题,在单元大任务“Human and nature”的统领下,划分为三个活动: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明确单元总目标和课时分目标,设计三个子主题 (子主题1: 走进自然公园,感受自然风光。主题2: 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生态文明。主题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并以任务解决所需要的时间划分课时内容。在课时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重视学生的真实经验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一系列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实践性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习活动,进而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生活问题,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
课时 | Unit6 In a nature a park A let’s talk and learn | ||
语篇内容 | Go to the nature park | 类型 | 词汇对话融合课 |
语篇分析 | What: 语篇一是A部分的对话和词汇整合课。教材通过Miss White 带领学生去自然公园游玩的情景展开,他们来到自然公园,感受大自然中美好的风景,了解到自然公园中有森林、高山、小山丘、河流和湖泊,还有人在湖里划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 Why: 作者通过描述Miss White 带领学生去自然公园游玩的情景,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 How: 本课是典型的小学生日常对话,涉及自然景观的词汇,如“forest, hill, river, mountain, lake”以及描述某处是否有某物的核心语言:Is there...?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学生在前面一个单元已经学习过陈述句there is…来描述某处有某物,学生乐于接受。该语篇情节简单,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 语言能力: 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自然景观的词汇:forest, hill, river, mountain, lake”以及描述某处是否有某物的核心语言:Is there...?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 学习能力: 能在教师指导下,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扮演,并画所在城市的自然公园,和同伴谈论; 思维品质: 能运用所学的核心词汇、句型和同伴谈论自然公园的景观并且热爱大自然。 文化意识: 感受大自然中美好的风景,了解到国家自然公园中有森林、高山、小山丘、河流和湖泊,还有人在湖里划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能听懂,跟读核心词汇:forest, lake, mountain, hill, river.能听懂,朗读核心句型-Is there...?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 教学难点: 能熟读文本对话并能进行情景表演,掌握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
| ||
资源选取及运用 | 教材、PPT及图片 |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1.学习理解
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自然景观的词汇:forest, hill, river, mountain, lake”以及描述某处是否有某物的核心语言:Is there...?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
| 1.Enjoy a song 2.What is the song about? Welcome to the nature park! What’s in the nature park? 3.Let’s try 4.Presentation
同样方法学习其他单词 5.Listen and imitate |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互动交流,根据需要调整领读与鼓励。
教师根据学生发音情况,并且利用图片让学生理解短语的意思,给与指导与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与指导与鼓励
|
设计意图: 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帮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学习内容,学习核心词汇和核心语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看图预测对话内容,在跟读模仿中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内化语言,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
|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2.应用实践: 能在教师指导下,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扮演,并画所在城市的自然公园,和同伴谈论。 |
1.Practice 2.What’s missing? 3.View and predict 4.Think and discuss 5.Listen and check 6.Listen and imitate |
教师观察学生运用核心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况,根据学生表现给与指导与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能够顺利完成连线题目,根据学生表现给与提示和指导。
|
设计意图: 本阶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特别是重点语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完成知识的学习。
| ||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3.迁移创新: 能运用所学的核心词汇、句型和同伴谈论自然公园的景观。 | 1.Watch and dub 2.Make a dialogue 3.Make a new dialogue. 4.Discuss and say 5.Think and discuss
A层: 能够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自然景观的词汇:forest, hill, river, mountain, lake”以及描述某处是否有某物的核心语言:Is there...?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能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请教或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学习问题;
B层: 设置不同层次的对话表演任务和写作要求,提高B层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可自由选择看书练习、借助文字和图片提示表演或脱稿表演。教师给予表演建议,如同伴多沟通合作更默契、语调自然表达自信、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演真实性等。
C层: 能在教师指导下,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能够顺利完成连线题目。
|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内运用所学语言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应与反馈,引导讨论和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与帮助和鼓励
|
设计意图: 本阶段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从学习理解过渡到运用实践,为后面的迁移创新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
板书设计
| |
阶梯式作业设计:
| |
学科重点生的分析 | 培优: 何子墨:何子墨学习能力强,并且积极性高,他不仅对知识吸收迅速,还能精准地理解复杂的语法与词汇。本节课我选他为小组长,协助老师开展小组活动,期望他能带动组员共同进步,提升整体学习氛围与效率。 汪若苹:汪若苹发音标准且语音语调优美流畅,在role play环节汪若苹同学作为带读榜样。由她带领同学们朗读,能有效帮助大家改善发音问题,提升对英语语感的把握,营造积极活跃且富有成效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同学们更深入地领略英语语言的魅力与精髓。 辅弱: 张梓峰:张梓峰为本学期新生,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基础较薄弱,本节课我引导他在句型和词汇实际运用中,部分他仍存在一些单复数使用错误的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巩固。 胡宇宸:胡宇宸同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够,课堂上我通过听录音、跟读、角色扮演等活动,他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练习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当堂练习 | ☑A类测试题:知识类,单元内容思考,教材内容测试题 □B类测试题:跨界知识融合 □C类测试题:知识运用类
一、观察图片进行问答练习。
-Is there a ...in the nature park? -Yes, there is. -Is there a ...in the nature park? -No, there isn't.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 1. Let's go to the ____________ (自然公园). 2. We can go __________(boat). 3. _______(be) there a forest? 4. There _______(be) two books and a pen on the desk. 5. Look at the map ____(介词) the park.
三、按要求完成句型转换。 1. the, go, forest, let’s, to,(.)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in, tall, is, a, park, mountain, the, there,(?)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There is a hill. (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Is there a book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 肯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课堂氛围热烈,但管理需加强。部分学生过于兴奋,导致课堂秩序稍显混乱。今后需设定更明确的课堂规则,确保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保持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