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飞天”凌空

时间:2024-12-31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满莉

 

3.“飞天”凌空

参备人

孙欣然

韦红玲

上课时间





教案上传时间


集备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特写的基础知识,了解培养新闻特写的阅读能力。

2、把握新闻特写的内容和主旨。

3、理清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重点难点】

1、把握新闻特写的内容和主旨。

2、理清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教材分析】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实时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作者以“定格”的形式,通过敏锐精细的观察,再现了吕伟在女子十米跳台跳水决赛的美妙瞬间。

【学情分析】

     在消息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新闻特写和消息写作的不同,对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尝试将本篇新闻特写改写为消息。

教学过程

备教材

备学生

【新课导入】

敦煌壁画介绍短视频介绍导入

【预习检查】

1、生词

凌空(          )         翘首 (            )    屏息(              

敛声(          )         敦煌(             悄然(           

沸腾(                刹那(             酷似(          )         

潇洒(          )     轻盈(           )    由衷(         )

眼花缭乱(           )震耳欲聋(         

2、了解新闻特写和分类

【整体感知】

一、快速阅读,找出新闻的六要素。

二、思考:

1、这篇新闻特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记叙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的1.7秒,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的赞美之情。

2、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请你梳理出这篇新闻的写作思路。

——时间顺序     准备跳水——入水动作——现场观众的反应和气氛

【思考探究】

一、欣赏2021年东京奥运会全红婵的跳水瞬间,思考,在那个没有直播、没有电脑网络的年代,如何将运动员比赛的精彩画面传递给国内的观众呢?

二、再读课文1、请你用一个词来评价吕伟的跳水动作。

2、赏析句子,体会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

(明确:可从选词、修辞手法、写法等角度进行品析)

跳水动作的分解:起跳、腾空、入水

请学生找出文中的动作描写,体会动作美;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修辞美;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体会写法美。

【拓展延伸】

1、了解特写

新闻特写怎么写?

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文体,是指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现场感

新闻特写的特点     局部化

                       可视化

2、新闻特写与消息的比较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着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副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的主题突显出来,是一篇优秀的新闻特写。


【板书设计】

                      

 

                正面描写    跳水精彩瞬间

 

 

“飞天”凌空                                       拼搏

                                                     奋进

                侧面描写    记者和观众们的反应

 

 

 

【作业布置】

分层作业1:完成《畅行课堂》作业

分层作业2:尝试将本文改写为消息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把本文新闻特写和前两篇消息进行比较,很快他们找到了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写作侧重点等方面的不同。于是我顺势引导:把本文改写成一篇消息如何?改写新闻特写对语言要求比较高,但要把新闻特写改写消息难度显然要降低很多。

我让学生把此项作业布置给他们,然后在班级中进行了课上点评,但从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对标题、导语的写作没有问题,也理解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但是对如何把一篇精彩生动的新闻特写改写为消息,尤其是在消息主体的内容上有欠缺,学生们或把新闻特写中的句子进行了摘抄,或者把导语内容进行了扩写作为主体,对消息重点内容的把握还是有欠缺。

现场点评来看,只有程安琪、陈子晨等几位同学改写较为成功。本单元任务三是完成一篇消息的写作,让学生通过改写来完成消息写作前的热身,显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消息的特点,不至于因畏难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