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我的白鸽》 | 主备人 | 韦国 | ||
课 型 | 常态课 | 参备人 | 李珊珊 | 林功成 | |
上课时间 | 11.27 | ||||
教案上传时间 | 11.27 | 集备时间 | 11.20 |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优美的段落。 (3)学习文中描写白鸽的方法,提高描写动物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小组讨论等方式,体会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白鸽的深情厚谊,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2)激发学生对和平、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 (2)理解白鸽在文中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的主题。 2.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和平自由的向往等。 (2)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材分析】 《我的白鸽》是一篇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的散文,以白鸽为线索,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以及对和平、自由的向往。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灵动与美好。教学这篇文章,旨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和平、自由的珍视和追求。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散文这种文体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文中一些富有深意的语句和情感表达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通过朗读、品味语言、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此外,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存在情感表达不够细腻、描写不够生动等问题,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写作范例,引导他们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和真挚情感来打动读者。 | |||||
教学过程 | |||||
备教材 | 备学生 | ||||
【新课导入】 1.播放一段白鸽飞翔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白鸽的外形和飞行姿态,提问学生对白鸽的印象。 2.引出课题《我的白鸽》,介绍作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预习检查】 1.学生展示预习时搜集整理的作者资料,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 2.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纠正读音,理解词义。重点强调以下生字词: (1)蹊跷(qī qiāo):奇怪;可疑。 (2)殷切(yīn qiè):深厚而急切。 (3)飒飒(sà sà):形容风声。 (4)亲昵(qīn nì):十分亲密。 (5)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语气和语调,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白鸽写了哪些事情? (2)白鸽在作者心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4.指名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精读赏析】 1.研读第1 - 3段 (1)学生齐声朗读这三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白鸽的外形的?找出相关语句并赏析。 (2)引导学生关注“雪一样白的羽毛,玛瑙似的双睛,那一对浅红的爪子”等语句,分析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白鸽的美丽与纯洁。 (3)提问:从作者对白鸽外形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白鸽的可爱之处,为下文白鸽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发展做了铺垫。 2.品读第4 - 7段 (1)学生自主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白鸽在作者家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作者与白鸽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引导学生关注白鸽与家人的互动,如白鸽与“我”的亲昵、白鸽为“我”送信等情节,体会白鸽与作者之间深厚的情感。 (4)提问:在这些故事中,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5)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如“白鸽总是在我的肩头咕咕叫着,用它那柔软的小嘴啄我的头发,仿佛在和我诉说着什么”,通过白鸽的动作描写,表现出白鸽与作者之间的亲密无间。 3.精读第8 - 10段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思考:白鸽遭遇了什么不幸?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导学生分析白鸽失踪以及可能遭遇的危险,体会作者的担忧、焦急和痛苦。 (3)提问:文章结尾处作者对白鸽的呼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结尾处的呼唤表达了作者对白鸽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牵挂,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和平、自由的向往,希望白鸽能够平安归来,享受自由的生活。 【思考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白鸽在文中仅仅是一只动物吗?它还象征着什么?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2.小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1)白鸽不仅是作者的宠物,更是和平、自由、美好的象征。它在作者的生活中带来了欢乐和温暖,也象征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思念和牵挂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和平、自由的珍视,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 (3)在生活中,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拓展延伸】 1.展示一些有关白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白鸽的美丽姿态,进一步感受白鸽的魅力。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动物相处的经历,分享一段印象深刻的故事,然后仿照文中的描写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文字,字数在150字左右。 3.学生写作完成后,进行小组内交流和分享,每组推选一篇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章的情节、白鸽的象征意义、作者的情感以及所表达的主题等。 2.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爱动物,珍惜和平与自由。 | |||||
【板书设计】
| 【作业布置】 1.背诵文中你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句。 2.以《我心中的白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表达你对白鸽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要求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 ||||
【教学反思】 在教授完本课后,我深刻明白本课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和主题。对于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借物抒情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的散文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