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高中部庐山研学之旅
2019年4月12、13日,合肥润安公学高中部开启了江西九江旅程,前往了庐山的几大景点。
4月12日,伴着早晨6点钟放飞的心情,高中部高一、高二年级400余名师生乘坐八辆大巴车前往旅游圣地---江西庐山。一路上,孩子们精神饱满,欢声笑语。
到达庐山山脚下用完中餐以后,我们换成景点的循环班车上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同学们从小就开始背诵的诗句。通过今天上山经历,才真真正正体会到这句话传递内容的真实性。光从山脚到山顶的400个盘旋就给了许多同学一个大考验,晕车的同学似乎显得有些疲惫,但是很快就回过神来参与到活动中。
此行的第一站:三叠泉。“不看三叠泉,难为庐山客”,想必所有来了庐山的人都应该对三叠泉景点印象深刻。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
当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们一行400余名师生先后步入三叠泉的入口处,向下看,山路深不可测,人头攒动,有的游客望而却步。同学们暗自下决心,无论如何要一睹三叠泉的真面目,同时要考验一下自己的体能。下台阶不到一半,大家已是气喘吁吁,身上发热出汗,似乎感觉力不从心,赶紧歇下,向下望去只看见人流,不闻泉声,却见三二山民背着,担着滑竿向上攀登如履平地,无形中给了大家力量,又想起王安石的诗句“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便有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大家相互鼓劲,一步步向下小心踩去。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听到哗哗的泉水声,见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美景,真让人叹为观止。以此为背景很多老师和同学摄影留念。
在谷底休息片刻,我们又回原路向上拾级攀爬,虽然很辛苦,但很开心。
第二站,我们来到含鄱口,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鄙岭中央,海拔 1211米,左为五老峰,右为太乙峰。山势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对着鄱阳湖,似乎要把鄱阳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我们是傍晚抵达的,自然看不到日出,但能欣赏到水天一色的“鄱阳湖”景色,各班级师生纷纷合影,流连忘返。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我们乘车回到酒店。
第二天早起,吃过早餐后,我们一行来得花径景区,花径大门花岗石牌坊上刻有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一看便会想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游玩花径,参观草堂,如今草堂陈列室已然成为旅游纪念品销售部和所谓知名书法家提笔卖字之地。一首诗造就一个景点,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是文化,还可创造财富,大概也在诗人预料之外。
接着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就是锦绣谷了。为什么叫锦绣谷呢?原来是这个地方经过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春时杂英百千种,灿烂如炽,至冬初苍翠不剥,丹枫缀之,亦自满眼雕缋。四时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谷。相传该谷奇花异草甚多,庐山西麓东林寺净土宗第一祖师慧远大师常来此采撷。
锦绣谷长约1500米,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大文学家王安石游览此地时,曾即兴作下一首诗。诗文如下: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据说谷底有一溪流,名锦涧。溪上横跨一石桥,名锦涧桥。过桥有一路直达天池山(锦绣谷即为该山与大林峰交汇处)顶。小道蜿蜒盘旋,号称九十九弯,系明代主要登山道,故称九十九盘古道。可惜山高地滑,我们无法看到谷底,惜哉!
锦绣谷中还有好运石(据说摸了就有好运,同学们纷纷伸手去摸)、锦绣门(巨石相交形成洞门)等,无甚奇异。
锦绣谷离仙人洞不到处有一凉亭,叫观妙亭,亭名甚妙!为什么叫观妙亭呢?相传有三妙,即景色美妙、周颠仙出的计策高妙、朱元璋借周颠骗人骗得绝妙。景色美妙是确实,该亭视野开阔,放眼眺望,山麓远近景物尽收眼底。
在庐山仙人洞正大门左上方也就是锦绣谷的尽头,还有朱元璋特建的御碑亭,以颂扬周颠仙的功德。御碑亭正面镌刻两幅对联,一幅是“四壁云山九江棹,一亭烟雨万壑松。”——说的是匡庐景色。另一幅是“故从此处寻踪迹,更有何人告太平。”——说的是周颠仙的故事。
据导游讲,这个亭在《庐山恋》中,还是男女主人公耿桦和周筠共同避雨、首次相识的地方。看来朱元璋也做了一件大好事……
庐山牯岭东谷的长冲河畔,有一幢叫“美庐”的老别墅。美庐别墅是庐山上一处特别的人文景观,到过庐山的游人对这幢老别墅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它曾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眷爱的“夏都官邸”。解放后,这里又成为了“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下榻的住所。我们最后一站参观的是著名的美庐别墅,这里陈列的每件物品仿佛都在向我们诉说曾经发生的故事。 “每栋别墅都宛如一幅瑰丽的水彩画,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一首清新的山间田园诗。”漫步在万国别墅中,仿佛漫步在悠悠的岁月里。
参观完美庐别墅,我们集体分两个酒店用餐,中餐后乘车下山返回合肥。本次活动通过“教育+旅行”的模式,紧紧围绕“研究、探索、旅行、发现、学习”的宗旨,以研学课程为核心,以旅行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研学实践指引着我们走出校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研学感悟生活,磨练意志。通过这次研学旅行,学生能从社会、大自然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力量,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和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下一代国民素养。在本次研学游中,全体同学都能做到服从安排,行动一致,互帮互助,很好的锻造了班级的凝聚力,磨练了意志,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洗涤。 (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