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

时间:2024-12-31

主 备 人: 占大惠            参备人:汪露露

适用年级:九年级           备课时间:102日 (第1周)

课时教案名称(课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教学日期

 

108

 

教学班级

九年级123

课型

R新授课

£

£

针对班级学情分析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分子的特点.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分子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现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子的概念的形成.

2.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难点

1.理解物质是由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对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1】 多媒体展示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提问】 同学们,诗人为什么会远远闻到梅花的香味?

【展示2】 展示如图所示的投影图片,提出问题: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说明: id:2147489192;FounderCES

(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

(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交流与讨论】 学生观看、思考,并作出猜想: “花香”、水、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的颗粒构成的.

【教师】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微观世界!

 

二、讲授新课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演示】 教材48页实验3 - 1:品红在水中扩散.

【教师】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小结】 通过学生对品红扩散原因的分析与解释,归纳得出“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教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8~49,并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图片.

说明: id:2147489206;FounderCES

【练习】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假设每人每天吃5000粒米,1.67×1021粒米可供全世界人(60亿)吃多少年?这个假设与教材48页最后一段的资料能够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老师】 1.53×105.这个假设和课本上给出的1个水分子的质量及1滴水含有的水分子数可以得出“分子是很微小的”的观点.

【归纳】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提问】 (1)微小的分子还有哪些不同于宏观物体的特点呢?

(2)你能用什么方法(或实验)或事实来证明你的观点呢?

【实验探究】 教材49页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 象溶液为无色结 论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 象溶液变为红色结 论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现象】 烧杯A中溶液逐渐变红.烧杯B中溶液不变色.

【解释】 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结论】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讲解】 在教材48页实验3 - 1,如果用的是热水,品红的扩散会更快一些,这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小结】 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3.分子间存在间隔


 




  【分析】 观察苯分子图像,苯分子是紧挨着排列吗?这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


【归纳】 苯分子之间有间隔

【展示】 再来观看某物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从中得出物质三态分子间的间隔大小的规律.

【小结】 分子间的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思考】 结合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思考.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那么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隔会怎样变化呢?

【小结】 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提问】 可见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那么物质受热体积膨胀的过程中分子的大小变化了吗?

【小结】 分子的大小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重点学科学生思考(精确到某个学生)

左皖婷同学成绩中等,学习能力尚可,可是方法不对头,老师多次与其沟通交流,使其树立信心,促其加油努力,布置孩子积累错题的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月进度测试题

 

1.如图的信息能说明   (  )

说明: id:2147489278;FounderCES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很小

D.分子用眼睛可以观察到

 

2.八月桂花飘香,这一现象说明 (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之间有间隔

 

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分子总是在(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      )。

 

作业布置       全品作业本

作业设计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由    构成。有些分子由    原子构成,大多数分子由            原子构成。

 

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课时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物质的体积膨胀.

 

 

教学反思

学完本节课,我们掌握了分子的基本性质: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在不停地运动且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如: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3)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最大,固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