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

时间:2024-12-31

主 备 人: 占大惠          参备人:汪露露

适用年级:九年级           备课时间:126日 (第2周)

课时教案名称(课题)

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

 

教学日期

 

 

11213

 

教学班级

九年级123

课型

R新授课

£

£

针对班级学情分析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课题2  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



三维目标要求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及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初步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新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



情境导入

image description

老师最近在网上买了个戒指,黄金饰品(如图所示)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今天我们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便可鉴别黄金的真假。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空气中久置的镁条和铝片与用砂纸打磨后的镁条和铝片相比有什么差异?是谁使纯净漂亮的镁条和铝片穿上了外衣呢?


学生结合上述现象和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镁、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可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由此可见,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2.铝放置在空气中:银白色的铝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Al2O3薄膜,从而阻止内部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暖气片上涂的“银粉”为铝粉,利用了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隔绝了氧气和水,防止内层铁生锈。


(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氧化?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了内层铝;用钢刷擦洗铝制品时,就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使铝再次发生氧化。)

(2)为什么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条件下也不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点二 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步骤】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条、锌粒、铁片、铜片,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稀盐酸,观察现象,并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该实验。

【实验记录】

金属   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稀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锌反应适中,产生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铁反应缓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铜没有明显变化  


家用铁锅、铝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

(铁锅和铝锅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铁、铝会与食物中的酸发生化学反应而被腐蚀。)

  (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它们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探究点三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步骤】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3)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实验记录】

实验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或蓝色变浅)2Al+3CuSO4===Al2(SO4)3+3Cu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的表面附着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Cu+2AgNO3===2Ag+Cu(NO3)2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一种金属可以把另一种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不同,从上面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出,三者的活动性:Al>Cu>Ag


学完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来鉴别真假黄金。

(①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假黄金;在火焰上灼烧,变黑的是假黄金;浸入稀盐酸中,若有气泡产生的是假黄金;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的是假黄金。)


金属与酸、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比较金属与酸、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讨论归纳。

  (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1.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表达式:ABC→BAC

3.判断的依据: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如ZnH2SO4===H2↑+ZnSO4


当铁单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的铁元素为+2价,而不是+3价。如FeCuSO4===CuFeSO4

 

重点学科学生思考(精确到某个学生)

宋豪歌同学近期数学作业出错率较高,最近数学在学习圆的知识,孩子对本章节概念理解存在障碍,数学老师把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讲解,告诉孩子理解的方法,还有答题的技巧,对孩子进行巩固训练。

月进度测试题

1.一定量的镁和一定量的锌分别与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Mg-24,Zn-65                                

A.   甲物质为镁,乙物质为锌   

B.   反应所消耗的硫酸相等

C.   镁和锌的质量相等

D.   反应速率甲(锌)慢,乙(镁)快

 

2.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金属的性质,将1g锌粒放入盛有浓度为20%稀硫酸的试管中,收集产生气体的体积,实验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第6分钟H2的体积/ml3.116.711.99.67.66.0

试描述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1)银和稀盐酸                         2)铝和稀硫酸              

3)铜和硫酸锌溶液                     4)锌和硫酸铜溶液         

5)镁和硝酸银溶液                     6)铜和氯化银固体

7)锌与稀硫酸溶液                     8)铝与硝酸银溶液

 

 

 

作业布置       全品作业本

作业设计      

药金又称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由于药金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实验台上的药金戒指是假黄金戒指。

方案一                                       

方案二:                 

 

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课时 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MgAl比较活泼,FeCu次之,Au最不活泼。

2.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Fe>Cu

置换反应

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表达式:ABC→BAC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实践、合作中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懂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知道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中养成求异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