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备 人: 占大惠 参备人:汪露露 适用年级:九年级 备课时间:11月18日 (第3周) | |||||
课时教案名称(课题) |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 ||||
教学日期 |
911月22日
| 教学班级 | 九年级123 | 课型 | R新授课 £ £ |
针对班级学情分析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加以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三、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 化学方程式能为我们提供哪些信息?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物与生成物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从宏观角度看,反应物:S与O2;生成物:SO2;反应条件:点燃。 从微观角度看,每1个S与1个O2反应生成1个SO2。 对应的质量关系,每32份质量的S与32份质量的O2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SO2。我们可以看出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保持不变。 [设计意图] 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和评价,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涵义,熟练表达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信息,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准备,自然地进入新课题的学习。
[设疑引入] 该方程式书写正确吗? [分析] 该方程式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书写错误。那么,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 [思考]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吗?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方程不正确,氧化镁化学式书写错误,即没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第二个方程不正确,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由此,我们得出书写化学方程式需要遵守的原则 [设计意图] 学生分析书写错误的原因,从中得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 怎样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各原子的总数都相等。这一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举例] Fe在O2中燃烧生成Fe3O4的方程式的配平。 [过渡]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关键的一步,配平方法也有多种,下面我们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 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 以反应式两边最复杂的化学式为“基准”,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再推求其它化学计量数。 [举例] H2 + O2 → H2O [分析] 令H2O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H2的化学计量数为1,O2的化学计量数为1/2。由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分子或原子个数,即为整数,所以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2把分数转化为整数,从而配平。 [练习]用观察法配平: Cu2(OH) 2CO3 → CuO + CO2 + H2O CH3OH + O2 → CO2 + H2O(通过该方程式的配平,总结: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单质往往最后配平) 2、最小公倍数法(教材P100,方法导引): Cu2(OH) 2CO3 CuO + CO2 + H2O 选择左右只出现一次的原子作起点,求其最小公倍数;若有多个原子可选择,则选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原子作起点,再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该原子在不同化学式中的个数作为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并由此推出其它化学计量数。[举例] P + O2 → P2O5 [分析] 先找出左右只出现一次的原子P、O;再找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原子,即1O,最小公倍数为10;用10除以氧原子在O2中的个数2求得5作为O2的化学计量数,用10除以氧原子在P2O5中的个数5求得2作为P2O5的化学计量数,最后配P的化学计量数为4。 [练习]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KClO3 → KCl + O2 3、奇数配偶法:当某种原子出现次数较多,且在左右两边一奇一偶时,常在奇数个原子对应的化学式前配最小偶数“2”,再由此推出其它化学计量数。 [举例] C2H2 + O2 → CO2 + H2O [分析] 先找出左右出现多次的原子O,并且该原子在方程式两边出现奇数和偶数,则在奇数个原子对应的化学式H2O前先配最小偶数“2”,根据H原子守恒,C2H2前配2,C原子守恒,CO2前配4,最后配单质O2 [练习] 用奇数配偶法配平:FeS2 + O2 → Fe2O3 + SO2 [思考]对于该方程,我们能否用观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学生回答这两种方法的配平过程。 [结论]我们用观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得到与奇数配偶法同样的结果,所以,对于同一个方程,可能会有多种方法配平,我们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来配平。 [小结]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①当同种原子左右两边只出现一次,且个数不相等时,基本方法是最小公倍数法; ②当某种原子多次出现,且在左右两边一奇一偶时,基本方法是奇数配偶法; ③越简单的化学式越要放在最后配,一般单质放在最后配,有时可先用分数配平,然后乘以分母将分数化为整数; ④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是最简整数比。 [过渡]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其中的一步,那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呢?我们以P + O2 → P2O5为例进行讲解。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①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相连 P + O2 → P2O5 ② “配”平 4 P + 5 O2 → 2 P2O5 ③ “注”明反应条件(加热、点燃、催化剂等)及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 ④ “等”:把短线变等号 4 P + 5 O2 == 2 P2O5 简单概括为:“写、配、注、等”四个字 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作几点说明: (1)点燃≠加热(△) 高温≠加热(△)
举例:
举例:
【课堂练习】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3、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 [小结] 注意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的标出;当反应条件有两个时,需要在等号上方与下方分别标出。 [设计意图] 拓展练习,巩固提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尾呼应】 让学生根据书写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书写引课时提出的奥运火炬燃烧方程式。 【本课小结】
| ||||
重点学科学生思考(精确到某个学生) | 左皖婷同学成绩中等偏下,学习态度端正,为了对孩子进行补差,老师们课下多次与其沟通交流,要求她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课间多问老师问题,扎实的掌握基本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再稳步求进。 | ||||
月进度测试题 |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 ||||
2. 在反应3Fe+2O2 A.3∶2∶1 B.56∶16∶232 C.56∶32∶232 D.168∶64∶232
| |||||
3.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n=2a C.3n=a D.2b=2m+n
| |||||
作业布置 全品作业本 | |||||
作业设计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镁带在氧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氢气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 ) (5)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板书设计 | |||||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 观察法 2. 最小公倍数法 3. 奇数配偶法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配、注、等
| |||||
教学反思 | |||||
本节课充分利用引导、点拨、设问这一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的知识,把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紧密联系起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用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上起到正迁移的作用。最后再通过学生自主练习,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