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备 人:任伟 参备人:范存娟 适用年级:八 备课时间:10.8 | |||||
课时教案名称(课题) | 生物进化的历程 | ||||
教学日期 | 10.15 | 教学班级 | 4 | 课型 | R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试题讲评课 |
针对班级学情分析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 情境创设: 欢迎大家来到中华恐龙园,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乘坐市北动车组号,穿越侏罗纪,探寻恐龙世界的秘密。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去了解它们呢? 恐龙的由来(视频) 提问:我的学名叫什么? AR手机投屏棘龙 新课讲授: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视频:恐龙化石的形成 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教师:通过化石,科学家可以对生物进化进行哪些推测呢? 可以推测:生物进化历程中出现的各类动植物。 包括一些已经灭绝的物种。 【资料分析】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一种动物的化石——科学家把这种动物叫做始祖鸟。 师生归纳: 与爬行动物相似的特点 ①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 ②嘴里长有牙齿 ③尾长并有尾椎骨 与鸟类相似的特点 ①大小如乌鸦 ②具有羽毛 ③头部像鸟,稍能飞行
可以推测:鸟类是始祖鸟进化来的,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资料分析】马的进化历程 师生归纳:始祖马进化的趋势 体型由小变大 四肢越来越长 多趾变成中趾发达唯一着地
可以推测:完整的化石呈现有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发生的变化。
教师小结:科学家在挖掘化石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地层就像大自然记录不同物种的一本书,如实呈现生物它们的生活状态。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会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2、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①比较解剖学:同源器官 ②分子生物学:细胞色素c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和棘龙感受科学家在探索生物进化历程中艰辛,用证据推测事实,科学才能解开更多的谜团。 | ||||
重点学科学生思考(精确到某个学生) | 揭衍同学在课堂上展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对生物现象和原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准确回答老师提问,偶尔还能提出独到见解,促进课堂互动。展现出良好的科学素养。 | ||||
月进度测试题 | 1.地球上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从出现原始的生命到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科学家们从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如图一),图二是A、B、C三个不同地层中发现的生物化石,请据图回答。 (1)仔细观察图一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可以看出[A] 类与鸟类都起源于古代的 ,现在的[A]与鸟类存在很大差别,这是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结果。 (2)在图二中 (填字母)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较简单、低等。在 (填字母)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较复杂、高等。从生物在结构复杂程度上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3)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 不断进化,经过亿万年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现存大约500万~1亿种生物,这直观体现了 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 的多样性。 (4)下图是四种动物前肢骨骼的对比图,据图发现不同动物前肢骨骼的组成及排列方式相似,我们把这样的器官叫做 。推测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属于 。 (5)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不同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鱼在水中用 呼吸,爬行动物的体表有 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2.图一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二是生物进化树的一部分,图三是表示不同年代的地层 (1)图一中米勒实验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 的转变,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2)从图二可以看出①代表的动物类群是 ,⑥代表的植物类群是 。 (3)结合植物进化的历程,在生活环境方面,体现出的进化趋势是 。 (4)如图三所示,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未受到破坏的地层内挖到一些图二中①、②、③类动物化石,那么乙地层中发现的是 类动物化石。
| ||||
作业布置 | |||||
A.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2023年12月,在河北尚义发现了258.8万年前地层中的新生代“动物化石群”,其中有保存较为完整的鹿角化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3.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鲸和鹰的骨骼形态及排列,可推测两者( ) A. 运动方式相同 B. 食物来源相同 C. 有共同的祖先 D. 生活环境相同 A.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无机小分子 5.延庆区千家店镇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内,发现大批距今约1亿4000万至1亿5000万年前侏罗纪晚期的恐龙足迹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 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按一定顺序出现 6.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 B.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更大 C.进化总趋势为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D.解剖学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7.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是由原始生命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变而来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B.生命形式由低等到高等 C.个体形态由小到大 D.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 A. 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调查法 B. 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法 9.中科院古化石专家张弥曼获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同时被评为“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她所研究的下列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是() 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哺乳类 10.植物进化的历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A. 从水生到陆生 B. 从简单到复杂 C. 从低等到高等 D. 以上选项都包括
| |||||
板书设计 | |||||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化石 1、概念 2、种类:遗体、遗物、遗迹
3、意义: 地球上出现的不同物种 不同物种之间的联系 同一物种的进化过程 | |||||
教学反思 | |||||
本节课的主题是生物进化,而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所以我本节的教学重点着重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学习,这一点我认为我做到了,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基于希沃平台我充分利用希沃手机助手投屏功能,将恐龙贯穿课堂教学主线,开展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重难点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