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灯发光

时间:2024-12-31

主 备 人:罗阳                   参备人:汪长友、余波

适用年级:九年级               备课时间:10.14

课时教案名称(课题)

14.2 让电灯发光

教学日期


教学班级

课型

R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试题讲评课

针对班级学情分析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电源、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流与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通路、开路、短路的含义以及短路的危害.

3.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重点难点】

重点:电路的组成以及画电路图.

难点:判断短路.

 

【新课导入】

导入1:实验导入

请仔细观察桌上的器材,你能把它们组装起来使小灯泡发光吗?并能用开关来控制它的发光和熄灭.下面我们来组装一个最简单的电路.

导入2: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美丽的城市夜景,是什么点缀了它们如此美丽?大家想知道这五颜六色的灯光是如何发出的吗?请让我们一起研究如何让电灯发光.

【课堂探究】

1.电路的组成

通过观察课本图147实验,让同学思考一下最简单的电路都至少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1)电路的组成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 ,常见的电源有 电池 、发电机.用电器: 消耗电能的装置 ,常见的用电器有电视机、电饭锅等.开关: 控制电路通断 .导线: 输送电能 

2.通路、开路和短路

按照如图方式连接实物图,做以下实验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闭合()图开关,小灯泡发光.这种处处相通的电路叫 通路 

断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 开路 , ()() 灯泡此时不能发光

()图中的小灯泡取下,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手摸导线会感觉到导线发热.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 短路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重则会引发火灾,是非常危险的,是绝对不允许的

()图中的开关闭合,发现小灯泡不亮,过一会儿手摸导线会感觉到导线发热.这种电路中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了,此时电路发生了 短路 

3.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符号 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叫电路图

(2)请同学们参看教材电路元件符号分别画出下列电路元件的符号.

干电池  ;开关  ;灯泡  ;电动机 ○M ;交叉不相连接的导线  ;交叉相连接的导线  

4.实验探究

(1)探究要求:利用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带电池盒)和一些导线,怎样连接才能使灯泡发光,并能用开关控制小灯泡,比比看哪个小组连接的最快.

友情提示:(连接电路的良好习惯)

①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极直接连在一起!

②在连接电路时,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顺次连接.

③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连接完毕,经检查无误后再闭合.

(2)请根据如图给出的电路图,将图中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答案:

重点学科学生思考(精确到某个学生)

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对电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后续学习中难以跟上进度。即使理解了基本概念,但缺乏解题技巧和实践经验,学生也可能在解题时感到困惑。电学知识相对抽象,如果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焦虑、自卑等心理压力,影响学习效果。

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实例来解释电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动画等,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内容。定期组织基础知识复习和巩固,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

月进度测试题

1.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D )

A.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B.电路是闭合的

C.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用电器

D.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C )

3.下列各种器件,都是用电器的是( B )

A.电池组、电灯、录音机

B.日光灯、电风扇、电视机

C.开关、插座、洗衣机

D.电源、电线、电饭煲

 

4.画出图中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相关习题

理解电路的组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让电灯发光的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灯的发光原理。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观察电灯发光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其中的原理。

适当实践活动的安排是恰当的,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了抽象的电路知识。同时,我也注意到学生在连接电路时遇到了困难,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示范,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训。

此外,我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他们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操作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 测量电压
[下一篇] 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