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 |||||||
学校 | 合肥润安公学 | 课题 |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师 | 王宇 | ||||
年级 | 五年级 | 学科 | 数学 | ||||
教材分析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部分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及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时这部分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本课重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蕴含了一些重要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思想方法,经历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提升数学的思维水平。
| ||||||
学情分析 |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是本阶段学生刚刚学习分数的意义,还没有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通分的知识,我在课前简单给学生讲解了这些知识点,可能学生并不了解知识内涵,所以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 ||||||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 ||||||
教学准备 | 长方形纸片、课件 、学习单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智慧课堂应用及分析 1.功能选择 2.应用价值 3.评价体现 | 时长 | ||
复习引入
| 课件出示: 、 | 1、利用以上四个分数很快写出哪些分数加法的算式?并又快又准算出得数。 2、小结: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只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 3、谈话并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 | 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 在加法计算中让学生再次经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过程,不仅是为了了解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理解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计算方法背后的基本原理,即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这样的体会便于随后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加合理的认知结构。 | 3分钟 | ||
互动新授
| 1、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80页例1。
| 1、说说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怎样列式? | 学生回答。 | 例1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进行探索。 | 2分钟 | ||
2、探究学习方法。 | 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分子就不能直接相加。应该怎样计算呢?
| 1、独立思考。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在学习单上写下来。 3、汇报。
|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交流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任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借助直观动手操作,形象理解。在诸多算法的交流中,让学生体会不管在整数范围还是在小数范围,或者是分数范围中,都必须是“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这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牢固地掌握算理。最后,在多种计算方法中优化计算方法。 | 10分钟 | |||
3、小结。 | 异分母分数的加法由于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进行计算,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才能直接相加。
| 根据探究小结“异分母加法计算方法”。 | 小结计算方法,明晰算理。 | 2分钟 | |||
4、教材第80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 - (2)1-
| 学生完成计算后,组织学生比较“试一试”和例题。在已经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加上“和减法”。 |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集体订正。 | 知识迁移,运用异分母加法的计算方法延伸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上。 | 7分钟 | |||
5、总结计算方法。 |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 根据老师的引导总结计算方法。 | 算理和算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讨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借此总结计算方法。这样,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算法则使算理更为具体化。 | 3分钟 | |||
巩固提升 | 1、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1题。 2、判断正误。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2题。
| 1、第1题计算。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计算题目数量最多。 2、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习惯。 3、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 1、学生独立在作业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独立思考判断正误,集体评议。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解答,指名说说列式时的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 通过多层次的巩固练习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了巩固深化的作用,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10分钟 | ||
课堂总结 |
课堂收获分享
| 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学生分享收获。 | 通过分享,体会学有所得,感受学习快乐,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 3分钟 | ||
板书设计
| 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 +=+=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利用通分,把它们化成同分母分数,统一了分数单位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的算理。 在教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的挑战与乐趣。这堂课不仅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也是对我教学方法的一次检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