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时间:2024-12-31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学校

合肥润安公学

课题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师

王宇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数学

教材分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的运算”部分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及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时这部分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本课重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蕴含了一些重要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思想方法,经历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提升数学的思维水平。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是本阶段学生刚刚学习分数的意义,还没有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通分的知识,我在课前简单给学生讲解了这些知识点,可能学生并不了解知识内涵,所以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课件 、学习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智慧课堂应用及分析

1.功能选择

2.应用价值

3.评价体现

时长

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   

1利用以上四个分数很快写出哪些分数加法的算式?并又快又准算出得数。

2小结: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只要把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

3、谈话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

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在加法计算中让学生再次经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过程,不仅是为了了解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理解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计算方法背后的基本原理,即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这样的体会便于随后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加合理的认知结构。

3分钟

互动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80页例1

 

1、说说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

1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进行探索。

2分钟

2、探究学习方法。

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分子就不能直接相加。应该怎样计算呢?

 

1、独立思考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在学习单上写下来

3汇报。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交流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任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借助直观动手操作,形象理解。在诸多算法的交流中,让学生体会不管在整数范围还是在小数范围,或者是分数范围中,都必须是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这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牢固地掌握算理。最后,在多种计算方法中优化计算方法。

10分钟

3、小结。

异分母分数的加法由于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进行计算,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才能直接相加。

 

根据探究小结“异分母加法计算方法”。

小结计算方法,明晰算理。

2分钟

4教材第80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

21

 

学生完成计算后,组织学生比较“试一试”和例题。在已经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加上“和减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集体订正。

知识迁移,运用异分母加法的计算方法延伸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上。

7分钟

5、总结计算方法。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根据老师的引导总结计算方法。

算理和算法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讨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借此总结计算方法。这样,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算法则使算理更为具体化。

3分钟

 

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1题。

2、判断正误。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2题。

 

1、1题计算。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计算题目数量最多

2、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习惯。

3、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学生独立在作业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独立思考判断正误,集体评议。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解答,指名说说列式时的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通过多层次的巩固练习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了巩固深化的作用,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0分钟

 

课堂总结

 

 

课堂收获分享

 

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分享收获。

通过分享,体会学有所得,感受学习快乐,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分钟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利用通分,把它们化成同分母分数,统一了分数单位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的算理。

在教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的挑战与乐趣。这堂课不仅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也是对我教学方法的一次检验。
     
首先,我意识到,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我在讲解时,需要更加注重基础概念的阐述,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框架。
     
其次,课堂互动环节有待加强。虽然我已经尽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但还是有部分学生显得比较被动。未来,我需要设计更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最后,练习题的难度和数量需要进一步优化,保证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培养。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