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名称 (课题) | 人教PEP 一年级上册Unit 4 Ready for school Lesson 4(小学部一年级英语学科十一月第一周教案) | ||||
教学日期 |
2024.11.6
|
教学班级 |
一(1)班 |
备课时间 |
2024.11.1 |
上传人 | 吴凡 | 备课组员 | 吴凡 陈星
| 使用时间 | 2024.11.6 |
(PEP版)一年级上册Unit 4 Ready for school Lesson 4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概览
类别 | 内容 |
单元标题 | Unit 4 Ready for school Lesson 4 |
主题 | ☑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
单元主题 | 指令 介绍 |
主题群 | 用英文展示上学的必备用品 |
单元子主题 | “动作指令”,“学习用品”,“我的老师”。 |
育人目标 | 用所学语言完成课堂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培养学生热爱上学、珍惜学习用品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二、课标分析
教师要基于主题意义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借助某一主题或者主线有层次的设计和开展教学,才更加符合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和认知规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以及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2022版课标”的课程六要素新增了“主题”和“语篇”两个要素,并突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先从整体安排教学环节,形成单元框架结构。(王建平,2020)无论是单元整体框架,还人律国毒,都要有学生的学习活动作支撑,围绕单元学习重点、促进单元目标的达成,因此学习活动要体现整合性和纵深行。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介绍学习用品为主线,重点学习描述学习用品的词汇和句型,整单元围绕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展开一系列话题,帮助学生知道怎样配合老师做出相应的动作,并培养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型活动来感知新的语言点,减轻教学难度。
四、学情分析
模仿能力强: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喜欢模仿老师的发音、动作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通过示范、模仿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英语。例如,教师可以先示范课堂指令的英文名称的发音,并作出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发音和动作,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加深他们对单词的记忆。
记忆力好:一年级的学生记忆力较好,他们能够快速记住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句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记忆力,通过反复练习、巩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课堂指令的英文名称和句型。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单词和句型的记忆。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歌曲、故事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节奏的把握,适时地调整教学活动,让学生有适当的休息时间,避免学生疲劳。
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需要从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开始学习,逐步提高难度。同时,要注重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规范性。本单元内容建立在第二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们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五、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Getting organized”,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涉及“身边的事物、生活自理、学校生活”。本单元通过问题How do we get ready for school?架构单元学习目标并串联单元学习内容。围绕单元主题,教材内容从“介绍上学必备用品和放学整理书包”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有关上学必备用品的名称,如何介绍这些用品,以及如何在上学前或放学后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养成好的收纳整理习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六、单元教学重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
1. 能在整理物品的情境中,听懂Show me …的指令及物品名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 能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句型This is …介绍自己上学必备用品,并检查自己的个人用品。
单元教学难点: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制作上学必备用品小挂件,借助小挂件来检查自己的个人用品,培养自我收纳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PEP版)一年级上学期
Unit 4 Ready for school Lesson 3分析
课时 | 第四课时 | 课 题 | Ready for school |
教学 目标
| 1. 语言能力目标: ①能在整理物品的情境中,听懂Show me …的指令及物品名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②能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句型This is …介绍自己上学必备用品,并检查自己的个人用品。 2.文化意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认识到上学前或放学后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3.思维品质目标: 能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 4. 学习能力目标: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制作上学必备用品小挂件,用借助小挂件来检查自己的个人用品,培养自我收纳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 ||
学习 重难点 | 重点: 1. 在插图或动作的提示下,读懂Binbin和John在教室比赛收拾书包的趣味故事。 2. 听录音,模仿跟读故事。 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制作的个人物品小挂件来检查、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 难点: 与同伴合作,尝试表演故事。 | ||
重点学生 分析 | 培优: 邓毅涵:发音标准清晰、上课十分专注值得表扬和鼓励。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辅弱: 张皖粤: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有较多小动作,需要多关注和提醒; 史泽宇:不敢开口,英语表达不清晰,,仍需较多关注和帮助,多鼓励帮助其树立开口说英文的信心。 |
学习理解 能根据图片,理解情境和相关表达。并进行跟读、跟唱练习。
| 教学过程 | |
Step 1 Warm-up
| 活动一:歌谣导入,激活旧知 教师播放Listen and sing部分的歌曲,帮助学生复习收拾、整理上学必备用品和介绍个人用品的常用语。 | |
Step 2 Lead-in
| 活动一:观察图片,预测故事 出示Fun time第一幅图,引导学生对图片场景进行猜测。 语言参考: What are they doing? 分层要求 Level A☆☆☆ 学生可以准确回答问题,发音标准,语音语调标准 Level B☆☆ 学生可以在提示下回答问题,熟练度有待加强 Level C☆ 学生在鼓励与帮助下能回答问题,发音需指导 | |
Step 3 New Text | 活动一:播放视频,呈现新知 播放故事1-6幅图对应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活动二:跟读对话,强化新知 播放故事,让学生跟读。 语言参考: Show me your finger. Point to the picture. 活动三:自读对话,同伴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对话,同伴互相评价,注意模仿语音语调,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分层要求 Level A☆☆☆ 学生可以熟练流利地进行对话,发音标准 Level B☆☆ 学生可以说出对话中关键单词,熟练度有待加强 Level C☆ 学生在鼓励与帮助下能读出对话,发音需指导 | |
应用实践 通过游戏环节,操练新知,并角色扮演,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情境的运用能力。
| Step 4 Practice
| 活动一:表演激趣,操练新知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的表演。 语言参考: Let’s role play the story. 活动二:对话学习 1. 引导学生观察show and say部分的插图, 语言参考: 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 do they say? 预测插图内容,如,This is my … 2. 教师根据学生说出的句子追问:How do you know? 引导学生关注图中的细节,如tag,人物手中的物品等。 3.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介绍个人物品的语音语调,模仿跟读。 分层要求 Level A☆☆☆ 学生可以熟练流利地进行角色扮演,发音标准,语音语调标准 Level B☆☆ 学生可以在提示下进行角色扮演,熟练度有待加强 Level C☆ 学生在鼓励与帮助下能说出部分故事,发音需指导 |
迁移创新 在整理物品的情境中运用TPR游戏操练巩固。 | Step 5 Consolidation
| 活动一:模仿表演,应用迁移 组织学生进行模仿表演。 语言参考: please check your things with your tag. |
Step 6 Summary | Summary : What should you do to be ready for school? | |
板书 设计 | Unit 4 Ready for school Lesson 4 This is my … Let’s have a game. 3, 2, 1. Ready? Go! |
当堂练习 | ■A类测试题:知识类,单元内容思考,教材内容测试题 |
□B类测试题:跨界知识融合 | |
□C类测试题:知识运用类 | |
3 ![]()
| |
作业布置 | |
作业内容时间要求评价必做Need to do1.Listen and imitate 5mins跟读课本第32 33页对话。☆能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 选做 Choose to do 1. Retell the dialogue on Page 15. 5mins复述课本第32 33页对话。☆☆☆2.Talk and introduce yourself.10mins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 基于“双减”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据单元教材内容和教学课时,将作业设计为必做题(Need to do)和选做题(Choose to do)两种类型,分层式作业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发展,而且能引导学生在攀登式学习中逐步完成作业、达成核心素养整体发展的目标。
| |
教学反思
| |
亮点:采用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课堂气氛活跃。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倾听和学习,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角色扮演则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的角色和情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同学们在角色扮演时主动使用更多道具,配合上动作和表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足: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时,不够投入,以读对话为主,表演效果不够理想。 改进措施:在角色扮演前,进行更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讲解角色特点、情感表达等,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