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 八 年级上册分课备课教案
单 元 | 第二单元 | 主备人 | 满莉 | ||
课 题 | 《周亚夫军细柳》 | 参备人 | 孙欣然 | 韦红玲 | |
上课时间 | 2024年12月17日 | ||||
教案上传时间 | 2024年12月18日 | 集备时间 | 2024年12日9日 | ||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归类积累文言词汇。(重点) 2.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掌握自读课文的阅读方法,学习写人叙事的技巧。(难点) 3.反复朗读,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重点) 【重点难点】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重点)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掌握自读课文的阅读方法,学习写人叙事的技巧。(难点) 【教材分析】 《周亚夫军细柳》安排在第六单元中的第三篇文言文,属自读课文。文章主要讲述了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刻画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课前有“阅读提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课后的“思考探究”呼应“阅读提示”,为学生自读课文指明了方向。 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本文在写作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特别是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凸显人物的特点,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也有明确要求。这些都为学生自学搭建好了“阶梯”。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意,应该不成问题,但分类整理文言文词汇,个别学生停留在“脑部临时记忆”,应加强督促笔记的整理与到位。另外“课本资源”价值的挖掘,需要培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阅读提示”“思考探究”掌握文言文自学的方法,从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 |||||
教学过程 | |||||
备教材 | 备学生 | ||||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介绍司马迁和《史记》小视频导入。 【预习检查】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3000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纪传体 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古代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他二十三史,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整体感知】 一、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单于起兵六万,袭扰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为了加强防卫,汉文帝委派刘礼、徐厉、周亚夫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长安较近,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 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二、听读课文 三、读准字音 四、疏通文意(见ppt)
第二课时 【思考探究】 一、探究周亚夫形象 1.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面塑造了周亚夫的形象,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用原话)? ——“真将军”。 ①军纪严明。文帝一行到细柳军两次不得入(“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天子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军营中,天子也须按辔徐行,由此可见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②军士戒备。细柳军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情景。 ③恪尽职守,刚正不阿。面对天子,周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本文标题为《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要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介绍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做铺垫, 并与之形成对比。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体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3.“群臣皆惊”,为什么“惊”? ——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讶,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喜;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惊”慌,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恐。 4.作者为了塑造周亚夫形象,采用了哪些方法? ——三组对比(见PPT) 军容、军纪、见礼对比
归纳形象 周亚夫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衬托刻画人物形象。
二、认识汉文帝 1、观其行 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营外被挡驾,不怒反喜;允许周亚夫军礼见。 2、见其心 以国家利益为重,胸怀宽广、深明大义,爱才、识才、任才。
【拓展延伸】 谈到将军周亚夫,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人太死板,他的那一套在今天根本就行不通,迟早会被‘下岗’!”也有同学说:“周亚夫这样做,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皇帝的心理,从而引起皇帝的注意,以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你怎样看待周亚夫这个人物?他忠于职守的精神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事民为先”“百姓无小事”的宗旨,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拴在一起,才有了今天国家的繁荣昌盛。这种敬业精神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是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必须大力提倡。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讲述汉文帝巡视、慰劳霸上、棘门与细柳军的故事,突出展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格、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 |||||
【板书设计】
| 【作业布置】 分层作业1:完成《畅行》课堂相关练习。 分层作业2:熟读课文、复述故事。 阅读《史记》中其他历史人物,了解其生平事迹。 | ||||
【教学反思】
《周亚夫军细柳》作为部编语文第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其纪传体语言风格和写人记事独树一帜。文章重在刻画周亚夫,但却把大量笔墨用在汉文帝劳三军的过程。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本课抓住“直、不、真、惊”四个关键词,解读史记中对照、衬托、正面、侧面等描写手法。 在解读人物形象上,通过适量的材料引用,拓展思维。在这一点上,还是要回归文学本身,不做过多的理解。
| |||||